4月9日,加快汕头业务本地化会议在宁波、汕头、义乌、上海四地连线召开。集团总裁汤一浒、轮值总经理陈添、汕头运营中心全体同事、以及汕头业务相关同事参会。
凯越国贸董事经理张少萍提出,要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,打造自有品牌,开发差异化产品,提升玩具品类竞争力。同时优先布局内衣、厨具、陶瓷、铝膜气球等本地产业,拓宽产品线,助力汕头运营中心从“贸易商”升级为“供应链服务商”。在传统开发模式基础上转变业务思维,多渠道开发客户,通过速卖通、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拓展B2B与B2C市场,提升客户触达率,突破转化瓶颈。
硬连事业部副经理林婷婷以立人设吸引高质量客户为例,建议利用澄海本地供应链和宁波双基地资源,从产品输出转向解决方案赋能,打造专业人设,服务专业客户,提升客户粘度和利润空间。
凯盟事业部经理陈燕旋聚焦积木与Creative教育赛道,通过与核心供应商共创独家专利产品,推进设计研发能力;线上依托海外社媒、B2B平台与独立站,线下参加广交会、香港展、纽伦堡展等高匹配展会,推广品牌故事。为客户提供“定制+合规”一体化解决方案,建立“3日样品响应机制”、跨时区服务机制,确保沟通零延迟。
凯家事业部副经理黄嘉纬提出,开发要明确客户类型,针对中间商(关注认证、MOQ、价格)、电商(偏好新颖小玩具)、品牌商(注重差异化)等不同玩具客户的特点,明确开发目标;通过LinkedIn、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主动添加客户、Google搜索客户官网和邮箱定向开发、深挖展会名录与开源信息等宝贵线索,多渠道出击,用简洁专业的邮件打动客户。
硬家事业部经理助理马恩乐以“IP授权+定制开模”的业务模式深入欧美市场,熟悉漫威、汪汪队、芭比、风火轮等顶级IP,商超渠道全流程深耕与核心供应商快速响应是团队的核心优势。她提出,建立分层定制服务、“推荐即返利”转介绍激励体系、“区域独家”IP联名溢价以及公开生产进度等老客户增量策略,挖掘客户“终身价值”。同时,建立IP合规清单,区分商超版与电商版包装,应对合规风险。
汕头分公司经理邱皓仪提出,采购同事需加强与业务同事沟通,确保前期充分了解产品、唛头贴纸和出货时间等要求,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,多轮核价争取优势价格。从找样、询价到出货验货及时跟进订单,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,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服务。
人事部经理助理李亚曼介绍,当前汕头运营中心的招聘需求主要集中在采购人才和玩具、内衣业务人才,建议通过关注标杆企业、量化候选人开发能力、奖励引才同事等方式提升招聘效率。对比澄海玩具外贸公司薪资水平,凯越薪资待遇更具竞争力,建议在澄海设立办公室,吸引本土人才,不仅能强化玩具产业集聚区的人才虹吸效应,还能与核心供应商建立紧密协作关系,提升信息获取和响应速度。
海豚进出口董事总经理洪浩认为,澄海玩具本地化团队建设是业务发展的核心,我们需要深度绑定核心工厂,建立新品信息同步机制,抢占市场先机。积极布局全球高增长市场的本土展会(如巴西、东南亚玩具展),通过补贴政策降低参展成本;组织开展酒店互动工作,线上线下灵活联动,将随机客流转化为精准商机,实现“逛展-选品-转化”闭环。他建议在澄海打造独立专业展厅,配置数字化选品系统与VIP洽谈室,提供涵盖选品、验厂、物流的全链路服务,满足大客户采购需求,加快汕头本地化业务落地。
随后,进行军令状签约仪式。目标一定要高,择高而立,有了高目标,无论多高的山峰都敢攀登!
汤总指出,本地化是主导业务的本地化,关键是在汕头建设一批产权清晰的业务部门,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,我们要复制义乌本地化的成功经验,加强成熟客户、订单资源向汕头的倾斜和落地。从采购团队转型为业务部门,汕头同事要通过卷服务、卷工作时间,卷出优势,与本土友商展开竞争,为客户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。本地化过程中,要加强汕头与集团的内部资源共享,用猎头思维招引优秀人才,共同探讨、逐步推进汕头展厅建设,谋划召开汕头业务本地化落地大会。